0411-88165096
您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欣桥心理

幻灯片

  • 心理学家大会
  • 让我们用心沟通
  • 沙盘游戏
  • 家庭治疗年会
  • 环境展示
  • 环境展示
  • 表达艺术治疗研讨会

联系我们 >>

预约电话:

0411-88165096 18698674817 13130018628

微信:13130018628

联系人:青老师   温老师

地址二:大连开发区万达广场A区2号公寓2312


心理解析

默默无闻的“归因论”

某富翁身价几十亿,排入福布斯中国富豪榜前十名。请问他的致富原因是:

A.勤奋苦干

B.善于经营

C.机遇好

D.偷税漏税

E.通过行贿大规模侵吞国有资产

呵呵,且慢回答。这个问题其实是个陷阱。因为该富豪到底为什么致富,只有收集他经营全过程的原始资料才能回答。但是在现实生活中,我想许多人一看此人的身价,就已经给他的致富“找”出理由了吧。这就涉及了社会心理学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——归因论(attribution theory)。

什么叫归因?归因就是人们对他人或者自己的行为原因进行推论的过程。研究这个过程规律的理论就叫归因论。

有的读者立刻会问,整个心理学不就是在对人的行为作推论吗?确实如此,但归因论并不去研究某种行为正确的归因是什么,而是要研究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怎么样的归因倾向。

比如,上面那个问题就涉及当代中国的一个典型的归因现象——仇富。习惯上网的朋友可以点击每个热点新闻,看看后面的读者评论。尤其是那些明显分为两派的评论。实际上,仅仅几百字,千把字的新闻报道,远不能说清事实真相。这些网友评论所表达的其实只是网友们自己的归因倾向。

归因理论把归因分为“外归因”和“内归因”两种。前者指把具体某种行为产生的原因归于外界因素,比如工作条件、机遇、个人地位等等。后者则相反,将某种行为归因于内在因素,如性格、情绪、是否刻苦努力,等等。

比如,某人在与人谈话时骂了对方,这便是一个行为。张三旁观到这一行为后说:“这家伙脾气真暴!”这就是内归因,归因于一个人的脾气秉性。李四也旁观到这一场面说:“唉,他可能是遇到不顺心的事了。”这就是外归因。对于归因理论来说,此人到底为什么骂人并不重要,重要的是张三和李四这两种完全不同的归因倾向。

就单一行为而方,客观上既有内在原因,也有外在原因。但人们在归因时,往往对人对己使用双重标准。即对他人习惯于采取内归因,对自己习惯于采用外归因。

这种规律产生的原因有二。首先,一个人所面临的复杂环境只有他自己最清楚。别人,甚至家人都不能全部了解。比如,某人上班后表现得没精打采,其实是因为昨天晚上和爱人吵嘴了。但这个原因他不可能对每个同事解释一遍。大家能看到的就是他办事效率变得低下。一个球员上场比赛,可能头天还在发烧,但也不可能对所有人解释一遍,大家看到的就是他表现不佳。当你和某人谈话时,他可能同时在想某件家务事,或者老板刚刚交给自己什么任务,或者今天要给心上人送花。这些原因都影响着他此时的行为,但你不大可能都知道。

反过来,一个人的外显行为,小到行走坐卧,大到办事认真与否,这方面却是他自己不清楚,而别人看清楚。

这种不同的观察优势,便使得人们倾向于对他人作内归因,对自己作外归因,无形中把别人想象得比自己更自由,更多地要他人承担责任,更多地强调自己的困难。比如在恋爱关系破裂后,人们总认为自己是受害者,而对方是加害者,或者对方本可以做得更好,总之,问题都在对方。同事取得成绩时,人们会认为他是机遇好。自己的工作没有成绩则是因为条件差、压力大。

我们也可以用归因论来考察不同的心理学流派。精神分析就是典型的内归因,无限制地在内心里找寻行为原因;行为主义则是典型的外归因,视内心生活为无物。

归因论最初由美国心理学家F.海德提出,于近几十年开始丰富和系统起来,成为心理学中一个很活跃的前沿阵地。但在社会上,如此有重大实践意义的理论却迟迟未有显著影响,这也是学院派心理学过于困坐书斋的恶果吧。

归因理论不仅研究人们的归因倾向,更强调人们错误的归因倾向是可以通过训练来改正的,甚至专门发展出归因训练,包括团体讨论、强化矫正等内容。目前,归因训练多限于学生中进行。但它早晚要迈出学校大门,因为在生活中,我们每个人的归因方式都有待改善。

甚至,不唯归因训练如此,整个心理学的教育无非也就是一次系统的归因训练——帮助你更好地理解他人和自己的行为。


——————心理文摘